迫于整个行业的竞争压力,Nokia 在变革的道路上开始采取越来越大手笔的动作,积极地调整战略路线,加快转型步伐,以期能够跟得上市场和行业变化的节奏。
首席执行官康培凯(Olli-Pekka Kallasvuo)的去职以及移动解决方案副总裁安西·凡约基(Anssi Vanjoki)的即将去职,都显示了 Nokia 计划在智能手机领域重振雄风的决心。新任首席执行官埃洛普,曾经是微软的高管,他的这一背景,透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:Nokia 终于端正了自己的态度,从最高管理层开始,重心向软件方面倾斜。这一转变至关重要,可以说是伟大的。
早在若干年前,Nokia 就曾经宣布自己是一个软件公司,而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制造商(很可惜,去年又非要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,我估计当时是高层已经被苹果逼疯了,所以口不择言)。但随后的几年里,却并没有能把这个战略口号贯彻到底。从很多可以公开获取的信息中来看,作为一个长期有着卓越表现的手机制造商,在一开始并没有深刻理解到软件的重要性,由此导致了在软件方面的改进措施步履维艰。从系统方面来看,maemo 是龟速前进的典型案例;从应用方面来看,PC Suite 很久都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功能出现,从开发方面来看,SDK 及其依赖的开发环境不停地走马轮换(这一点现在也应该予以指责,Qt 的推出竟然没有沿用 Carbide 开发环境,而是又换成了 Qt Creator)。恰恰就是在 Nokia 这些蹉跎岁月的同时,其外部的竞争者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前进着。所有这些事实都能够证明一件事情:Nokia 在软件项目的把控上,存在明显的短板。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,与 Nokia 的成功共同前进的,必然是如何达到成功的思维惯性;这些曾经给公司带来巨大成功的经验(例如项目的管理、实施等方法),必然主要是适用于之前的业务规则,对眼下的转型就成了最大的障碍。而且必然地,持有这样思维的人一定占据着公司绝大部分的管理岗位,在整个公司的不同层级上把控着方方面面的资源,拥有不可忽视的话语权和执行力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变革必须从最高层开始,从上到下地转变观念,否则就是指望能从鸭蛋里孵出鹅来,是很不靠谱的事情。
Nokia 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,在它悠久的历史(作为一家公司而言)中,曾经数度成功转型,我本人对此非常钦佩。因此,和在看完我写的《Symbian 因何没落》一文之后绝大部分浅薄之徒的推论相反,我并不希望 Nokia 本身就此淡出历史舞台。尽管新的 CEO 是否能够带领 Nokia 走出困境还需要时间检验,但我们至少可以认为 Nokia 的方向是正确的,希望 Nokia 可以再度辉煌。
(平心而论,单就打电话、发短信这样的一般性功能去推荐手机的话,我仍然还会向身边的朋友们推荐 Nokia 的手机,之前是 E66/E71,继而是 E52/E72,当然,直到现在我也还不会向别人推荐 Nokia 推出的触屏手机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