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产品上架正好两个月左右了。目前的策略是全部靠自然流量,除了在几家社区媒体(如微博、豆瓣)上开设了账户,写了一篇使用手册一样的东西外,并没有开展任何市场推广方面的工作。
应用商店粗略是两类,一类是手机厂商,华为、小米、OPPO、vivo,一类是互联网平台,如应用宝、百度、阿里、360、搜狗,以及酷安。这两个月来可以看出,后一类商店基本不会有量,他们的应用市场是在厂商分发渠道尚未建立成型时,携互联网之余威抢占了先机的。但由于厂商后来手中握有系统级权限,不但使得自己的应用商店成为系统内置的部分,还可以将后装的应用市场视为普通应用,在安装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安全审核以及用户询问环节,降低用户使用体验的好感度。在这样的组合拳下,互联网场上的应用商店自然节节败退,沦落至仅有少量老用户使用的窘迫境况。
在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之中,他们又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色。华为应用商店的审核技术是最强的,要求也比较(比较这两个字是有原因的)严格,而且在上架之后,商店中会显示人工审核员的名字。对 Java 层面的代码,审核粒度会细化到包名一级,要求提供清楚各包名分别的作用,如果是 SDK,则均要提供其对应的隐私政策,将说明与链接汇入到应用本身的隐私政策中。
小米商店是所有商店里最官僚的一个,因为,这个商店没有任何自己的优点。一开始上架的时候,用 ICP 备案资质卡了一道,而后,竟然需要提供华为、OPPO、vivo 三家中的两家已经上架的证据,才能在小米商店上架,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。审核时间也是各家中最长的,时不时两三天没有任何反馈,非常怀疑是全公司都去庆祝小米手机全球第二乐而忘返了。最近就更有趣了,从某个版本开始拖着不让更新,再到后来直接说是应用涉及伪装而下架了。幸好它每天带来的量微乎其微,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记。
OPPO 商店在手机上访问,速度很慢,但是其带来的量,往往比华为还多,这个挺让人奇怪的。看来确实是用户基数在那儿。这个商店审核较为宽松,上架速度也比较快。只是有个行为挺迷的,它会爬取其它市场上的版本较新的包,这在厂商市场中非常罕见,是互联网市场的早期作风的遗存。
vivo 这个商店,对于产品的名字,要求非常变态,据说产品必须要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痕迹,不能过于通用。几番交涉 vivo 都一直不肯放行,最后还是修改了产品名字才可以。这种操蛋风格跟 OPPO 的爬取相结合,就会产生一个结果:如果你的更新包率先在 vivo 上线了,那 OPPO 用户更新后就会看到 vivo 渠道产品特意定制之后的名称。如果这种情况交叉几次,那用户就会感觉有点魔幻,产品的名字总在变来变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