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邓云乡的书里,讲北京风物的时候,很多次引用不同的人写的诗,但他一概称之为“竹枝词”。这个名称显然之前听说过,但显然不知道它竟然会是一种泛称,更不知其由来。所以特意查了一下。
在古诗文网上的一个小解释是:“竹枝词本为民歌,大抵唐人所写多为儿女柔情,或离人旅思;后世所作,除上述主题外,多歌咏风俗人情。”
又在百度百家号上找到一篇文章,其中对竹枝词追根溯源,说道,“竹枝词”又叫“巴渝辞”,来源于三峡民间,不假矫饰,宛如天籁。大约源自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巴人“歌舞以凌殷人”中的“武王伐纣之歌”。时光流逝,到了隋朝,民间宗教赋予“竹枝词”祭祀的功能。唐代中期,文人竹枝词兴起,被专家认为是“中国诗歌从古体到近体过渡的转折时代的一种观照,又是盛唐到中唐诗人试图打通古律(绝)二体间壁的一种实践。”
到刘禹锡,因他被权臣打击,放逐到夔州(今重庆奉节)任刺史,多次接触到在当地广为流传的“竹枝歌”,便用心学唱,改编翻新成“竹枝词”。
既然是民歌,由此联想到家乡也有一类民间传唱的无定规曲调,称为“开花调”。开花调承继着《诗经》的比兴手法,跟陕北的信天游若不是同源,恐怕也大有勾连。有个名曲《会哥哥》,版本很多,有男声独唱,有女声独唱,也有男女对唱,但是都是以“门搭搭开花卜来来”为开头。有不少人应该不太明白“卜来来”是个什么,说清了其实很简单。晋语中,词末重叠字多含程度较小的味道,但与去掉叠字的本词意思相同,也就是说,“卜来来”就是“卜来”。那“卜来”又是个啥意思?使用反切一读,其实就是“摆”。“门搭搭开花卜来来”,就是说,“门搭子啊,摆呀摆”。其中的“开花”二字是开花调的固定用法,万物皆可开花。比如老夫顺口就可以胡编一句,“大粗碗开花米汤汤稀,喝的再多也还肚饥”,差可了解一下这个调调的风情。